前两年,宋冬野因为快男左立翻唱的《董小姐》,从豆瓣走进了主流视线。
前些天,好妹妹乐队在工体场举办的那场三万人演唱会,又将他们的“99元革命”变成了研究案例。
许多人惊诧于这些歌手的横空出世,毕竟在之前几乎没有听过他们的名字。
事实上,在大众毫无认知的领域,一批关注自我、贴近生活的独立音乐人,早已创造无数奇迹。
本期特别策划,重点推荐这两年走红的独立音乐人,他们可能就是下一个“宋冬野”或者“好妹妹”。
|陈粒:你们的老公红得莫名其妙!陈粒红得莫名其妙!这两年,陈粒火得一塌糊涂。
她的每首单曲网络点击都非常火爆,在诸多原创音乐排行榜上也常居榜首。
第一次出个人专辑,三千张上线便被抢购一空;第一次办个人专场,所有场次全部售罄——更夸张的是明明是晚上的演出,歌迷们下午就开始排队,以便抢占有利位置。
一位长期研究音乐行业现象的资深人士因为陈粒,少有的对这个行业出现了疑惑,称她红得莫名其妙,“谁要是能研究出她到底怎么红的,就牛X了。
”1990年,陈粒出生在贵州贵阳市,是实实在在的90后。
毕业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她,曾是空想家乐队的主唱,于2014年单飞。
这个毫无背景,独自闯荡江湖的漂亮妹子,靠着风格迥异、个性鲜明的音乐,以及特立独行的态度,迅速获得歌迷的认同。
在陈粒的首张专辑《如也》中,共收录了15首歌曲,其中包括她最有名的那首《奇妙能力歌》,也有与之截然不同的《走马》和《祝星》。
陈粒的音乐有甜美、黑暗、苦涩、矫情、暧昧,还有不符合她年龄的老成和江湖气,由此你还能看到王菲、陈珊妮、陈升、陈绮贞、张悬等音乐人的影子,听到粗犷的90年代流行摇滚味。
陈粒到底是怎么红的?她自己也不知道,只知道自己突然有一天在音乐网站的排名就在首位了,粉丝开始蹭蹭上涨了,《中国好歌曲》开始找她上节目了(最后没谈妥)。
在微博上,她目前的粉丝数已近40万,远远超过前辈万晓利和李志。
她在微博上发的自拍和猫,还有那些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言论,都是新生代音乐人“自带”的网络营销技能。
比起好妹妹乐队隐晦的同志传言,陈粒的态度更加鲜明而大胆。
你能在她的微博上看到她与女朋友秀的恩爱——那首美妙的歌曲《祝星》就是为她而写的——也能在微博里,看到欣然接受“老公”称谓的她,与粉丝频繁的互动。
这是玩转网络,更贴近年轻歌迷心态的新生代音乐人创造的奇迹。
程壁:离诗歌最近的声音程壁从小喜爱文学,并尝试自己写诗如果说陈粒的走红是因为戳中了年轻人的high点,是现实而可接近的,那程壁的走红则代表着年轻人对文艺生活的追求,对美好的向往,是漂浮在空中的。
虽然与陈粒走红的时间相差无几,但两人的风格可谓完全不一样,这点从程壁的标签“女神”、“森女”就可以看出来。
程壁从小喜爱文学,并尝试自己写诗。
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时,她选的是日本文化东方传统美学。
研二那年,程璧以交换生的身份去日本学习,受当地朋友的触动萌生了做音乐的念头。
她把自己当年创作的诗歌重新谱曲,扩展成了《晴日共剪窗》,这也成为了她的第一首原创作品。
程壁的走红要从两方面说起,首先是她音乐的具有鲜明特色。
去年的那张专辑《诗遇上歌》把美好唱到了极致,用恬静美丽的照片当封面,歌曲《我的心里都是满的》、《天上的月你的脸》、《我都跟你走》、《姑娘在路上》,捕捉生活中的细枝末节,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细腻感受。
而包括北岛的《一切》、西川的《夜鸟》、田原的《枯木》、谷川俊太郎《春的临终》以及土耳其诗人塔朗吉的《火车》在内的诗歌谱曲,则将诗意与民谣相结合,让她的音乐愈加厚重。
更加重要的是,程璧并不是只会歌唱美好的姑娘。
她深谙经营之道,懂得网络社会的游戏规则。
与好妹妹、陈粒、逃跑计划等这几年走红的音乐人一样,她把各种社交软件以及音乐平台玩得很转。
从做音乐开始,程璧就在豆瓣、人人等网站分享自己的创作点滴,而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网络电台等新媒体平台,她也都在费心经营。
在这些平台上,她输出的是艺术与诗歌,文艺与清新,毫无违和感。
难怪有网友煽情表示:“听过她的歌后,我才知道什么叫岁月静好。
”麻油叶厂牌:这是一个神奇的组织马頔是麻油叶的创始人,厂牌的名字起源于“马由页”的谐音很多人知道麻油叶都是因为宋冬野,这个属于摩登天空旗下的厂牌,是一个文艺骚年集散地,成员包括马頔、宋冬野、尧十三、贰佰、不二、刘明汉等等,陈粒在今年的加入也曾引发广泛关注。
有网友评选出了麻油叶“四大天王”,包括宋冬野、马頔、尧十三、贰佰,这里我们重点介绍这两年人气急速攀升的马頔和尧十三。
马頔是麻油叶的创始人,厂牌的名字起源于“马由页”的谐音。
马頔是宋冬野之外,该厂牌人气最旺的歌手,微博粉丝59万,各种演出不断,9月25日他还将登上北京工人体育馆开唱,这对独立歌手可谓是质的飞跃。
与其他前辈民谣歌手一样,马頔也深受顾城、海子等诗人的影响。
作为麻油叶颜值最高的歌手,他可以在文艺和屌丝间无缝切换。
《南山南》是马頔最有名的作品,今年被好声音学员张磊翻唱后,被更多歌迷喜爱。
《南山南》是一首易于流行的民谣歌曲,既有诗歌的孤独和沧桑,也有流畅的旋律,再加上周旋《四季歌》里的采样和曲末的童声,安安静静的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。
《南山南》只是马頔的一面,在歌曲《海咪咪小姐》中,我们还看到了他的不羁和痞劲儿,这种分裂也让他的音乐更加生动。
又黄又悲伤,应该是许多歌迷对尧十三的印象。
他的每首歌都具有鲜明特色,不拘一格,自成一派。
流氓味十足的《寡妇王二嬢》,黄到没朋友的《咬之歌》(已被文化部禁止),如诗如泣的《北方女王》,悲伤直白的《他妈的》。
在他的音乐中,你时而癫狂,时而柔软。
尧十三从7岁开始学习二胡演奏,16岁接触吉他,深厚的音乐功底让他在创作上更加得心应手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尧十三一直坚持用贵州方言进行创作,他把《雨霖铃》改编成方言版本,《寡妇王二嬢》也是方言,这也让他的音乐人文性更强。
这是音乐行业的“小时代”?总结陈粒、程璧、尧十三、马頔的走红之路,可以看出新一代音乐人与老一辈有非常大的区别。
除了自带的营销手段之外,他们的表达也是完全不一样。
老一辈音乐人由于成长环境的关系,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,他们的音乐有针砭时弊,也有对社会的反思,譬如张楚的《蚂蚁蚂蚁》、周云蓬的《中国孩子》都有深刻的意义。
而新生代音乐人则更关注自我,许多作品表达的是多愁善感的小情绪,还有一些歌曲更是主动贴近网络,贴上“流行词汇”的标签,既可以说是庸俗化,也可以说是趣味化。
自媒体《新音乐产业观察》创办人陈贤江认为,民谣音乐似乎进入了一个“小”时代,一个追求小情小调、小题大做、小巧玲珑的时代,“这个时代典型的特点是低门槛、恶趣味、不讲究。
”但他也认为,小时代虽然带来了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,却也催生了有特点的音乐人,不应该用“深刻”或者“肤浅”来简单评判,因为整个社会早已经改变。
确实,进入“小时代”的不仅仅是音乐,而是整个以年轻人为受众的文化产业。
以电影行业为例,虽然票房持续破纪录,能卖座的类型却越来越少,许多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遭遇滑铁卢,一些观感轻松的小鸡电影,体现青春残酷的清新电影,源于网络的恶搞电影却频频取得高票房。
某种程度来说,后者就是电影圈的”宋冬野”和”好妹妹”。
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特性,有些残酷,却顺理成章。
-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
报歉!评论已关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