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面埋伏》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,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。
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。
资料追溯可至唐代,在白居易(772—846)写过的著名长诗《琵琶行》中,可探知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有关表现激烈战斗场景的琵琶音乐。
《十面埋伏》流传甚广,是传统琵琶曲之一,又名《淮阴平楚》。
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《琵琶谱》(全称为《南北二派秘本琵琶真传》,又称《华秋萍琵琶谱》)。
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。
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,项羽自刎于乌江,刘邦取得胜利。
明末清初,《四照堂集》的“汤琵琶传”中,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《楚汉》一曲时的情景:“当其两军决战时,声动天地,屋瓦若飞坠。
徐而察之,有金鼓声、剑弩声、人马声……使闻者始而奋,继而恐,涕泣无从也。
其感人如此。
” 在这首由殷飚改编,叶锐文翻弹的吉他版《十面埋伏》里,你能听到看到“金声、鼓声、剑弩声、人马辟易声,别姬声…”齐鸣的古代战争场面,能使你重新品味一种用西方乐器来演绎的中国传统民乐的“意”。
《十面埋伏》叶锐文民谣吉他独奏(请戴耳机欣赏)《十面埋伏》全曲分十三个段落,都标题可归三部分:第一部分:(1)“列营”全曲序引,表现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,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。
音乐由散渐快,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,更使音乐增加不稳定性。
(2)“吹打”。
(3)“点将”主题呈式,用接连不断的长轮指手法(但轮一句轮一拂轮)和“扣、抹、弹、抹”组合指法,表现将士威武的气派。
(4)“排阵”。
(5)“走队”音乐与前有一定的对比,用“遮、分”和“遮、划”手法进一步展现军队勇武矫健的雄姿。
第二部分:(6)“埋伏”表现决战前夕夜晚,汉军在垓下伏兵,气象宁静而又紧张,为下面两段作铺垫。
(7)“鸡鸣山小战”楚汉两军短兵相接,刀枪相击,气息急促,音乐初步展开。
(8)“九里山大战”描绘两军激战的生死搏杀场面。
马蹄声、刀戈相击声、呐喊声交织起伏,震撼人心。
先用“划、排、弹、排”交替弹法,后用拼双弦、推拉等技法,将音乐推向高潮。
第三部分:(9)“项王败阵”(10)“乌江自刎”先是节奏零落的同音反复和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,表现了突围落荒而走的项王和汉军紧追不舍的场面;然后是一段悲壮的旋律,表现项羽自刎;最后四弦一“划”后急“伏”(又称“煞住”),音乐戛然而止。
原曲还有:(11)“众军凯奏”(12)“诸将争功”(13)“得胜回营”《十面埋伏》视频欣赏:原改编者殷飚小简介: “中国十大吉他名家”之一的殷飚可以说是想到并做到把吉他民族化的第一人。
殷飚借助民族乐器中的技法,将中国民乐中的韵味融入吉他,充分发挥了吉他的表现力,成功地运用吉他表现了民乐同样的意境。
他将中国传统名曲《十面埋伏》、《夕阳箫鼓》、《出水莲》、《彝族舞曲》、《金蛇狂舞》等改编成吉他独奏曲,在吉他界影响甚深,流传很广。
下一篇:叶锐文民谣吉他独奏《小刀会序曲》
- 夏天的风 姑娘 老男孩 理想三旬 月半小夜曲 生日快乐 其实 那些年 光阴的故事 少年 后来遇见他 那女孩对我说 世界这么大还是遇见你 火红的萨日朗 想见你想见你想见你 冬眠 关键词 芒种 往后余生 关山酒 年轮说 小镇姑娘 烟雨行舟 记念 你笑起来真好看 来自天堂的魔鬼 学猫叫 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
报歉!评论已关闭。